美国打伊朗,中国就会崩溃?这话不是我说的,而是最近《纽约时报》的一篇报道,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是,说如果美国真下场打伊朗,中国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,这颇有一种咱们在场边吃瓜看戏,突然就被人指着鼻子入场的感觉。
《纽约时报》的文章里列了五条“大理由”,论证中国为什么“害怕”美国打伊朗,会危及自己。当然,咱们全当看美国媒体自己表演就好。
先说第一条:文章说中国一半的石油靠霍尔木兹海峡输送。美国一旦打伊朗,控制住这个海峡,中国的油就进不来了,经济也就瘫了。虽然要承认,霍尔木兹海峡对中国的石油航线确实很重要,但中国也不是没有后手,中国有备用渠道、有中亚管道、中俄管道,而且还有新能源作为补充。况且,中国真会眼睁睁看着美国控制霍尔木兹?
第二条,纽约时报援引了一个美国智库的专家的说法,说中国在中东根本没影响力,也不可能出兵保护伊朗,只能送点物资,喊几句口号,顶多搞点人道援助。也就是说,中国想管也没本事。
可事实真是这样吗?之前也门的胡塞武装封锁红海,美国航母都跑了。中国的护航舰队倒是照样在那走。更别说在附近的吉布提,中国在那可是有军事基地的。
第三条,文章倒是给了中国一点“甜头”。它说:如果美国卷进一场持久战争,中国反倒能渔翁得利。因为美国会分身乏术,顾不了亚太,那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个机会。但《纽约时报》马上又拐了个弯,说要是美国赢了,那中国在“台湾问题”上就不敢轻举妄动了。意思就是,美国要是打赢了伊朗,中国就得被吓住。
这就是典型的美国视角:谁强谁有理,靠武力吓人。
第四点,《纽约时报》说中国在中东一直小心翼翼。意思就是中国怂,说话谨慎,不愿公开表态。可你想想,中国一向主张“劝和促谈”,不是不敢说,而是不乱说。这和美国一出事就高喊“打到底”是两种风格,根本是两个体系。王道和霸道的差别就在这儿。
第五点就有点搞笑了。他们找出了中国互联网上的一些舆论,说这个网友都在讨论伊朗的军事和安全机构表现糟糕,中国政府没有严格审查这些言论,说明中国对伊朗的支持有限,从而进一步推出中国内部不稳定了。
我就纳闷了,在中国可以随便批评伊朗,但是在美国不能随便批评以色列,这不是说明中国比美国更言论自由,而是说明中国内部不稳定,这是什么逻辑?
说到底,《纽约时报》这一整套逻辑,其实是典型的“美国中心主义”叙事。什么事都要从“美国动一动,世界都得抖三抖”的角度出发,好像全球政局就围着白宫打转,其他国家不是受害者就是被动者。
但说到底,美国打伊朗,为啥这么着急“吓唬”中国?说白了,就是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,美国处于战略不自信阶段,急于找中国摊牌。《纽约时报》的这篇文章,说是分析中国,其实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:一边描绘中国的“脆弱”,一边设想美军一出手,全球听话。但可惜,这剧本越来越不灵了。当年伊拉克、叙利亚的“胜利”,如今都成了战略包袱;阿富汗更是上演了“夜半逃兵”;而现在,美国如果真对伊朗动手,那绝不是几周内“闪电战”可以解决的事。
炒股票配资,10倍杠杆配资,配资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